游泳、冲凉耳朵不慎进水咋办?耳外科专家来支招

2025-05-17 09:51

  

游泳、冲凉耳朵不慎进水咋办?耳外科专家来支招

  随着气温持续升高,游泳、冲凉成为人们消暑的热门法宝。然而,在享受清爽的同时,耳朵进水是不少人会遇到的问题。虽然耳朵进水本身不会引发严重疾病,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增加耳部感染的风险。

  那么,游泳或者冲凉时,耳朵进水该如何应急处理呢?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外科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让受水部位朝下,利用重力的作用,让水自然流出。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大多数轻微进水的情况。

  如果一侧耳朵进水,可以选择对应单脚跳跃,同时抬高一侧身体,使水分通过震动和重力作用流出来。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游泳后耳朵轻微进水的情况。

  用手指轻轻牵拉耳廓,使外耳道形成一条直道,有助于水流从外耳道顺利流出。同时可以配合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使水更容易排出。

  使用柔软干净的细棉签或医用消毒的脱脂棉,轻轻探入外耳道,将水吸出。但需要注意的是,棉签不宜深入过深,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此方法适用于少量进水或自然排水法效果不佳时。

  用手指堵住耳朵口,快速压放,利用鼓膜振动帮助排水。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微进水且其他方法无效时尝试。

  使用吹风机调至低温档,将空气吹入耳朵,帮助干燥耳道。但务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高温烫伤。此方法适用于进水较多或需要快速干燥耳道时。

  使用温热的毛巾敷在耳朵上,也有助于耳道干燥。但同样需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

  在处理耳朵进水时,务必保持冷静和耐心,避免用力过猛或采取不当方法导致耳道损伤。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耳朵内的水分仍未完全排出,或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借助专业设备清理耳道并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为了预防耳朵进水,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佩戴合适的耳塞可以减少水分进入耳道的机会;避免频繁掏耳朵,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推挤耳垢进入更深的位置;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和干燥也是预防耳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最后,耳外科专家特别提醒:耳朵不慎进水时,不必过度紧张,通常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即可有效解决。但若出现持续不适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以保障耳部健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