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到底是怎么成为偷子乐园的

2025-06-04 18:31

  原因很简单。不管你是卡戴珊还是路过的普通游客,不留下点财物,恐怕海关都不放你走。

  在社交平台搜索“欧洲旅行攻略”,最先弹出的内容不是阳光美食博物馆,而是“全身而退安全回国防盗指南”,不知道还以为要去叙利亚了。

  属于欧洲旅行的规则怪谈是这样的:把包背在卫衣里,把钱放在胸罩里,把护照放在内裤里。别问,问就是我们老中人的智慧。

  任何一个不尊重欧洲偷子文化的人,都会在落地欧洲的第一秒感受到来自古希腊文明的铁拳,体会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旅行至暗时刻。

  每当我踏上欧洲领土,脑海里就会警铃大作,一场你死我活的财产保卫战正式打响。今天谁想来偷我,我必要对方感受一下一个贫穷的中国人为了身上的碎银几两能拼命到什么程度。

  遥想当年富如卡戴珊,去了巴黎照样得哭着求劫匪别抢自己的奢侈品珠宝了。这桩2016年犯的罪,2025年才宣判,可想而知欧洲对于盗窃案件的效率有多高。

  吉普赛偷子被山东男儿绞得都快尿裤子了,西班牙土著啧啧称奇。毕竟西班牙本地人唯唯诺诺,反倒是神秘的东方大国重拳出击。

  中华儿女从小体测800米的重要性终于显现出来了。除了裸绞哥,还有一个箭步冲出马路追击小偷的牛津博士,猛追几百米狙击米兰地铁站偷子英勇中国女人。

  巴黎、米兰、巴塞罗那、罗马、伦敦既是游客吞吐量最大的几座城市,也是无比荣耀的顶级版本偷城,上帝本人来了也得丢点东西再走。

  有人甚至在巴黎的地铁站看到了一张被偷子扔在地铁轨道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那种既心酸又愤怒还无可奈何的情绪,只有在欧洲才能体验得到。

  许多朋友还没踏上欧洲大陆,就已经在小红书刷到了更新好几个版本的“全欧洲偷子人脸识别图鉴”。

  尤其是几位混迹在巴黎地铁站的吉普赛偷子,由于常年被国内外游客拍摄抓包视频当面羞辱,都快混成小红书和Instagram网红了,合集标题就是《我在巴黎给吉普赛小到了人生照片》。

  小偷甚至比我们上班打卡还努力,据说南法尼斯的小偷还需要在户外开组会汇报工作进度,这么努力是要融资上市吗?

  去小红书上翻一翻,你能看到一部如泣如诉的《我在欧洲被偷得连裤衩都不剩了》。

  明明已经打起了十万分精神,却还是被吉普赛祖传秘术偷到哭着打客服电话冻结信用卡。

  明明已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刚买的iPhone16pro还是灵巧地从挂绳和手机壳里脱落。

  就算你千防万挡,也预料不到会有吉普赛人把婴儿丢在你怀里然后偷你,这就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最新款苹果手机”。

  电梯上,地铁里,公交车刷卡的时候,只要你身边有人,你就有被偷一次的机会。你被偷的不只是钱,还可能是内裤、袜子、口红、粉底液或一件玩偶

  千万别以为这是国人耸人听闻。一位网友在小红书发帖吐槽,自己走在巴塞罗那的街上,小偷甚至连她刚买的巴斯克蛋糕都要抢。

  总结下来,如果你在欧洲违反了以下规则怪谈,那你必须丢点东西作为与恶魔的交换

  2、自驾时把任何一件行李放在车内,都会喜提一扇被砸烂的车窗,哪怕是一袋零食都会被偷。

  5、被吉普赛人或摩洛哥人追着送花/送手链,一旦你收下了这支花/这条手链,那你必须留下100欧才能脱身。

  8、夸你好看,要给你编辫子,一旦被触碰头发,就会强制收费100欧手工费。

  9、在室外吃饭,把手机放在桌子上,那你就会触发“用一张白纸或菜单或地图盖在手机上然后偷走”的极品偷技。

  只要你搜“欧洲防盗”,就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奇技淫巧,堪称现代版天工开物。中华民族的智慧浩瀚无垠,虽然不会正面硬刚,但掌握了所有迂回作战的技巧。

  八字扣、密码锁、鱼线做的手机挂绳、贴身的防盗腰包、防止盗刷的信用卡套,为了不被偷,恨不得在身上背一个五金店。

  除了常规的防盗套装工具组合,还有人针对欧洲偷子爱偷现金的现状,开发了特殊款钱包。

  更聪明的人,早就给iPhone披上了华为和小米的战衣,防止爱机沦落到被卖入东欧的命运。

  还有一大批欧洲留子献言献策:真正的实用主义包袋,其实是欧洲各大廉价超市的购物袋。放下你的香奈儿,去一趟Primark、Aldi和Lidl才是第一要务。

  网友充分利用了空城计与调虎离山之计,先把自己的贵重物品放在超市塑料袋里,接着把自己的皮包直接敞开,展示一个已经被偷得空空荡荡的包,让偷子们连看你一眼的兴致都没有。

  请君入瓮,掩耳盗铃,瞒天过海。博主@辣辣pony从欧洲全身而退后,总结了自己的战略部署经验。

  给自己的拉链上安了一个同色的密码锁,当偷子刚要把手伸进去的时候,不好意思,这个包里装的全是袜子。

  当偷子要摸走信用卡的时候,不好意思,卡包系在胸罩下面,护照藏在裤裆里面。

  当偷子想要霸占我们珍贵的iPhone16时,不好意思,三种防护千锁阵,想偷手机,至少要破解三个机关才行。

  凭借我在欧洲七进七出如履平地的经验,你必须学会扮演一个脾气不好惹的流浪汉,最好兜里只有俩钢镚儿。买卷卫生纸都得刷卡,卡还必须得藏在内衣里,时间长了,会给自己一种在军情六处做特工的错觉。

  如果你看上去就是一个全身上下摸不出10块钱的穷留子,凭借吉普赛小偷的惰性,他们大概率不会费功夫费时间去偷你,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去香奈儿门口蹲点。

  要知道,偷子的人性底色就是懒,如果不懒他们就找个班上了。所以你的应对方法,就是让他们“懒得偷你”。

  小红书博主瓦村鑫普森为我们展示了欧洲最安全的穿搭,也就是摩洛哥偷子们的标准工服:三道杠的阿迪达斯外套,黑色棒球帽,黑色紧腿运动裤。这套穿搭的点睛之笔,是把内裤露出三分之一。

  在偷子密度最高的米兰大教堂门口,他如履平地,甚至收获了来自同行充满敬意的注目礼。还是那句话,高端的猎物往往以猎人的姿态出现。

  每次地铁到站开门的时刻,患者都会紧紧攥紧手机;每一次走上自动扶梯的时刻,都会习惯性地把包挪到胸前抱住,直到走到空地确认四周无人,才算松了口气。

  每当患者来到中央车站与地铁站这类人群密集的区域,就会目光如炬,神情焦虑,左顾右盼,双手攥紧胸前比生命更重要的小包,审视着每一个试图靠近自己的异族面孔,躲避每一个热情的帮忙之手。

  无论你走出的是巴黎戴高乐机场还是罗马火车站,你的神经必须从落地第一秒开始高度戒备,甚至要告诉自己,防盗,才是这次旅行的真正核心要务。

  否则,你会在自己的口袋里摸到许多双温暖的手,回头会迎上那张吉普赛人特有的诡异笑脸。

  欧洲赠予每一个游客和留学生的礼物,不是悠久的人文历史,而是敏捷如30年老刑警的反扒技术。

  这里只有《罗马被盗假日》,真正的意大利风情,是在万千人群之中,握住属于你的吉普赛女郎的手。

  最唏嘘的是,就算把最新款iPhone换成最老款诺基亚,你该丢的钱不会少丢。

  如果你把问题抛给一个常年生活在欧洲的人,ta的回答大概率会是“吉普赛人”与“摩洛哥人”。

  不得不说,欧洲大陆的吉普赛和摩洛哥小偷,已经形成了正规军团,仿佛统一在“偷子职业技术学院”培训过一样,形成了真正的“小偷家族”。

  无论是在国内的小红书还是国外的TikTok,你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倒霉蛋们齐聚一堂,分享他们在欧洲的悲催经历。

  “他们说在欧洲旅行更安全,所谓的安全其实是走到任何地方都要攥紧皮包。在美国从来都不需要这样担忧。”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我父亲身上,他发现了那个女生,然后从她手上把钱包拽了回来。”

  在国外知乎Quora上,许多网友现身说法,描述了自己在欧洲的几大旅游城市和小偷盗贼斗智斗勇的温馨小故事。

  这些小偷大多数来自吉普赛家族。为了让游客放松警惕,通常由十几岁的女孩或是大肚子孕妇来进行主线任务。她们成群结队出现,当你做为猎物被盯上的时候,通常周围已经潜伏着5人以上的盗贼团队了。

  在欧洲,有一条约定俗成的礼仪,当民间义士遭遇盗窃行为时,他们会举起手机拍摄小偷的工作过程,然后大喊“attention pickpocket”提醒周边的游客注意扒手。

  最好能将扒手的正脸拍摄下来这也是《欧洲偷子图鉴合集》能够如此全面的原因。哪怕小偷家族从巴黎搬到了米兰,从米兰搬到巴塞罗那,人生照片已经在社交网站满天飞了,下次行窃的时候更容易被当场摁在地上。

  而这句火遍TikTok和instagram的意大利语口号“ATTENZIONE PICKPOCKET”(注意扒手),已经变成了西方世界的一个流行meme。这句话由反扒民间义士莫妮卡波利原创。

  今年57岁的波利女士居住在威尼斯,有鹰一般的锐眼,江湖人称吉普赛人的活阎王。

  只要在热门景点或中央车站周围遇到吉普赛小偷家族,波利女士就会用她洪亮粗犷的嗓音呐喊“注意扒手”,举着手机拍摄小偷们狼狈逃窜的样子。

  波利女士是Cittadini Non Distratti组织的成员,这个组织就有意思了,他们会针对一些看上去疑似小偷的吉普赛人大喊,还会向警方举报涉嫌偷盗的团体。根据《经济学人》2019年的报道,威尼斯所有扒窃案件中有三分之一是由该组织抓获的。

  在接受《》采访时,波利女士表示,“他们(小偷)在车站停下来。他们看人的眼神,他们看包的眼神......我有第六感,我一看到他们就知道是扒手。说起来真奇怪,我心里有什么东西,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但与此同时,媒体也很快发现,波利女士其实也是意大利极右翼政党的成员,并曾在威尼斯市议会任职。她的反扒义举,被怀疑可能与“种族歧视”有关。

  罗姆人属于迁徙民族,不会在一处停留太久。在文学影视作品里,我们总能看到被刻画成“神秘的游牧民族”的吉普赛人。

  以至于在早期的好莱坞电影里,吉普赛人通常扮演着“施展巫术”的神秘身份,比如1996年的美国恐怖片《瘦到死》,男主角就是因为得罪了吉普赛人,才被诅咒瘦死。

  他们真正的祖先,是一群在公元800年至950年间离开印度北部的人。据最准确的估计,他们最早正式出现在欧洲(土耳其)在公元855年左右。到14世纪,他们的种族迁徙进入了东南欧;到15世纪,他们进入了西欧。最终,在1505年,罗姆人抵达了不列颠群岛。

  在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他们主要靠叫卖、售卖自制小商品、修理锅碗瓢盆为生。还有一个好玩的点,就是吉普赛人不仅是能歌善舞的埃斯梅拉达,还擅长算命占卜,经常摆摊儿给人算命。

  从西方历史宗教层面而言,吉普赛人的祖先在传说中拿偷来的食物救过耶稣,所以“偷盗”这件事本身在教义里并不算什么太严重的罪过,甚至是这支民族的身份标签。

  再加上欧洲国家对妇女儿童的法律保护,吉普赛人学会了钻空子,专门让妇孺老幼实施盗窃。即便真的落网,也不会被关押起来。

  而这些妇孺们并不以偷盗为耻。虽然对大部分国人而言很难理解,但确实,“偷窃”就是她们的工作权利。

  在TikTok上有一则视频传播量非常高。一位吉普赛人孕妇挺着大肚子,和抓小偷的路人激情对线:

  被偷的游客早就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把他们抓起来枪毙100遍。但公益组织却在积极帮助罗姆人/吉普赛人,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争取他们的法律权益。

  这就让欧洲各国政府没心思再动用公共资源和他们较劲了抓了也没意义,浪费了巨大的公共资源,甚至还有打不完的漫长官司。毕竟无论怎么管理,都无法杜绝源源不断的吉普赛新血液流向欧洲。

  10岁那年,作者和母亲就在巴黎北站遇到了自己种族的吉普赛小偷,她的皮肤很黑,戴着头巾,是经典的吉普赛人装扮。

  路过的白人女性看到这位吉普赛同乡,眼神里充满了恐惧,立刻捂着自己的皮包迅速远离。

  年幼的作者问母亲:这位戴着头巾令人恐惧的女人是谁。母亲会心一笑,告诉作者不用害怕:“他们是我们的同胞,那个女人是罗姆人。”

  作者长大成人后,每次遇到同龄的欧洲白人,他们总是会对她的种族身份指指点点,只因为她来自“肮脏的”“祖传偷盗”的吉普赛种族。

  她和自己的许多同乡一样,甚至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种族身份。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血脉才是被白人剥削的边缘底层群体。

  欧洲人奴役罗姆人直至19世纪,并在19世纪和20世纪在欧洲各地对罗姆人进行了种族灭绝。希特勒及其纳粹支持者在大屠杀期间对25万罗姆人进行了种族清洗。只不过罗姆人并没有犹太人的宣传渠道,他们遭受过同样的苦难却一直沉默着。

  盗窃,并不是罗姆人/吉普赛人基因里的习惯,而是被主流白人社会长久边缘化驱逐的后果。在没有任何监管和教育的角落,一个底层人唯一能学会的生存技能,只能是偷。

  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罗姆人/吉普赛人的居住环境就是大型棚户区,与主流白人社区隔绝开来。

  罗姆人的儿童被剥夺了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他们长大之后,自然也无法通过公平竞争获得一份正当的工作。罗姆人一直被排除在合法劳动力市场之外,他们需要为了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存而偷窃:“一系列被合法排除在典型谋生方式之外的行为,使得偷窃成为许多罗姆人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唯一选择之一。”

  犯罪并不是他们遗传的基因。与此相反,正是因为罗姆人/吉普赛人长时间过着流落街头的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长大,所以他们才会不择手段的活下去比如偷那些看上去很有钱的白人游客们。

  在作为罗姆人/吉普赛人的作者看来,“如果这意味着从富有的白人游客的口袋里掏钱来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那也是一种公平的再分配形式。”

  她对流落在巴黎北站和米兰火车站的扒手同乡们,只会充满敬意与爱意。很简单,在一系列地缘政治、战争、种族清洗的作用力下,偷盗已经是他们作为社会底层最体面的还击方式。

  德国惊悚电影《魅味》,讲述了一个底层女佣吃掉了富人一家的故事,是对欧洲当下社会阶层现状的侧写

  建筑、历史、油画、雕塑、博物馆、美食、沙滩、地中海、葡萄酒......那些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吉光片羽,不仅写在书本上,也要自己去抚摸。

  我这十年每一次踏上欧洲的心绪都不一样,愉悦向往中总是夹杂着一丝落寞和悲哀。

  戴高乐机场永远有一股尿骚味,巴黎地铁站越来越脏乱差,如果你还要去巴黎北站,那恭喜你,捏着包的手都快缺血了,也没办法放松警惕。意大利的流浪汉和难民总是会在路上给你一个出其不意的惊喜。德国法兰克福的火车站变成了世界闻名的恶人集结地。

  但世界总是两面的。巴黎的每一个地铁站都有特殊的审美风格,除了浩浩荡荡的小偷家族也有许多好玩的人。有一次我刷不开地铁闸机,一个黑人小哥帮着我翻过去,我一瞬间甚至产生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互助感。

  这几年,出于地缘政治的原因,一个问题经常被抛在台面上

  在左和右的纷争里,是永远吵不完的口水仗,锅到底该甩向那边,我们也只是观众。

  曾经的文明启蒙圣地变成今天的难民偷子乐园,是各种历史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

  整个欧洲泛起新右翼思潮的涟漪,包括德国选择党,意大利兄弟党,以及在荷兰、波兰等国兴起的各种新右翼政党。他们面对一个混乱的家园,会如何做出选择,似乎大部分民众已经给出了答案。

  只不过,当宏观层面的左右博弈打不出结果的时候,欧洲人欠吉普赛人的那份社会福利,就需要由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买单了。你既可以理解为过路费,也可以理解为旅游税。

  当一个中国公民为了一张申根签证,打印一沓沓厚厚的签证材料的时候,同时还要学习欧洲人繁琐复杂的就餐礼仪和行为规则。但欧洲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不礼貌,是遍地流浪汉和强盗,游客需要把钱放在内裤里才敢走出海关。